隋朝初期以州统县,加强专制统治。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北衡州为崇州,因境内崇山而得名;新置崇义县,改零阳县为慈利县。崇义县和慈利县俱属崇州,崇州州治以及崇义县县治均在今张家界市城区古城堤。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除崇州,改为澧阳郡,崇义县、慈利县、石门县等六县同隶之。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隋高祖开皇辛丑灭陈。后改北衡州为崇州,又置崇义县,改零阳为慈利县,俱隶崇州。大业中,罢崇州,改澧阳郡,而慈(利县)隶焉。”
唐朝创立道制和州(郡)并用制。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起,澧州澧阳郡隶属江南西道,管辖慈利县与崇义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等6个县。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把崇义县并入慈利县(含今张家界市所辖两区两县)。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起,澧州澧阳郡仅辖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仍然隶属江南西道。
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在湖南省境内建立割据政权楚国,取得澧州、朗州等州。907年,后梁太祖朱全忠封马殷为楚王。楚王马殷率领楚兵攻占朗州以后,澧州刺史向瑰归降楚国,楚国马殷所部周行逢割据的澧州仍辖慈利等县。
在两宋时期,地方行政建置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度,路的设置是加强对州、县地方政权的控制。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派遣将领慕容延钊率兵占领澧州,澧州所辖慈利县等四县隶属荆湖北路。南宋绍兴初期,荆湖北路所辖澧州共领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慈利县当年有武口寨、索口寨、安福寨、西牛寨和阳泉寨。
元朝统一全国以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地方设置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州、县各级地方政府。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军将士攻占澧州慈利县。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将澧州路慈利县升为慈利州,在少数民族地区溪峒之间设置柿溪州(在今桑植县上洞街乡境内)、安定州(在今永定区境内)等羁縻州和茅冈都元帅府。今桑植县的外半县属柿溪州,桑植县的内半县分属于上桑植长官司、下桑植长官司。因此,湖广行省澧州路总管府管辖慈利州和柿溪州等地。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澧州路为澧州府,管辖慈利县等四县。从元代起,中央王朝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特殊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土司制度,设置土司机构,官有土官、流官之分,始有土司之名。元代初期,朝廷对愿意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委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土司官爵,土司制度基本形成。在元明时期,澧水流域虽然设置桑植土司、柿溪土司、茅冈土司、慈利土司、麻寮土司、靖安土司、山羊土司和添平土司等土司机构,但是时并时分,建置沿革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