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电脑版          手机版
关注我们 |      
名称描述内容
观 点
土家阳戏大观
来源:原创 | 作者:戴楚洲 | 发布时间 :2024-08-04 | 650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在十五岁时,看见慈利县蒋家坪乡阳戏剧团黄大姐演唱独具一格的阳戏,高亢悦耳、优美婉转、极具音韵穿透力的“金线吊葫芦”阳戏演唱方法,使我爱上民间文艺。我从大学毕业以来,因为工作需要,多次研究土家阳戏。每当我在城乡听见那熟悉的乡音,就驻足观赏土家阳戏;我想念故乡戏剧的时候,就播放土家阳戏光碟,或者倾听土家阳戏磁带。 “阳戏”全称“阳盘戏”,又名“柳子戏”,因是庄稼人在阳春三月表演的戏而得名。楚文化余绪和土家族文化都给阳戏艺术滋养,在樵歌、秧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影响下,形成流行于武陵地区的稀有剧种阳戏。《张家界阳戏》是以张家界市方言为基础,把大山劳动号子融进戏剧的地方小戏剧种,流行于张家界市以及周边土家族地区。


    
   关于阳戏形成时间,学术界有两种说法:阳戏萌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清代《同治酉阳州志》记载:“州属多南巫,其女巫则谓之师娘子。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可见,“阳戏”与巫傩文化确有渊源关系,故可认为阳戏是在傩愿戏(阴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阳戏源于傩愿戏,是傩愿戏不断演绎的产物,阳戏表演程式源自傩愿戏表现形式,阳戏打击乐器源自傩愿戏傩乐。还有许多民族研究专家认为:阳戏声腔吸收四川省梁山县灯戏腔调,习称“杨花柳戏”。清代《咸丰长乐县志》记载:“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五峰县土家族诗人田泰斗在《竹枝词》中写道:“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杨花柳戏班,俗称“堂子”。自清代初期土家覃玉龙、覃玉凤兄弟从施州迁入澧水流域以后,形成教子垭犀牛潭覃家班,覃家堂子是杨花柳戏班起班较早、弟子较多的演出团体。至第四代覃保元始收外姓徒弟,培育庹松霞、杜从善、刘思之和覃华堂等知名艺人。杨花柳戏艺人庹松霞吸取湘鄂边境荆河流域明代兴起的荆河戏的表演程式和服妆,致使阳戏趋于程式化。可见,至清朝中叶,阳戏臻于成熟。    
   清朝中期,澧水流域普及阳戏。后经杜从善等几代杨花柳戏大师改革,借鉴荆河戏的演唱方法、表演程式、伴奏曲牌以及融合傩愿戏、花灯戏和土家民歌于阳戏中,使阳戏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土家剧种,积累了《秋江》《盘花》《捡菌子》《扯笋子》《槐荫会》《白罗裙》《双槐树》《双进京》《双揭榜》《铡阁老》《小红灯》《兰桥会》《打经堂》《打金银》《打芦花》《清风亭》《血丝玉镯》《打仓救主》《宁哥烤酒》《姐妹皇后》《谷屯子接妹》《一女嫁三郎》《春哥与锦鸡》等200多个传统剧目,主要内容是反映家庭生活、劳动故事和男女爱情。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小生、小旦、小丑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现在,阳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主腔有两种唱法:一是用平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称为“老柳子戏”;另一是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尾音翻高八度,称为“新柳子戏”。 阳戏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是土制大筒,琴筒用桂竹做成,一端蒙以蛇皮。音色浑厚,瓮音明显,伴奏有“托腔”和“跟腔”两种。文场伴奏音乐有大起板、大开门、杨花柳、青丝纽、步步高、半边月、狗撕羊、蚂蚁上树、连升三级等。武场打击乐曲牌来自围鼓和荆河戏的打击乐曲牌,有机头、刹头、丁子、僚子等点子,民族特色十分浓郁。    

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