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刺绣传承人张绣云绣花帐檐
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在古代被称为“针黹”或者“女红”。在唐宋时期,刺绣施针匀细。在元明清时期,民间刺绣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刺绣得到恢复。
湘西北土家语称绣花为“卡普查”,它是用彩色丝线、棉线、绒线、金线在布帛或者绸缎等底布之上借助针的运行,在加工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花样进行穿刺,在绣料上将绣线织成各种花卉、动物、植物、图案和文字的手工技艺。土家姑娘绣花工序是:先将要绣的花用纸剪成底样,并把设计的底样贴在绣花布上,然后按照底样,用绣针引彩色丝线,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图案或者文字。其图案为喜鹊闹梅、蝴蝶恋花、凤穿牡丹、鸳鸯戏水、鹭鸶采莲和龙凤吉祥等,绣品有衣襟花、衣胸花、衣角花、袖口花。工艺精湛的土家绣花用于绣花布鞋、绣花鞋垫、绣花袜底、绣花帽子、绣花围兜、绣花抱裙、绣花围裙、绣花荷包、绣花堂帐、绣花帐檐、服饰花边、头巾、围巾、手帕、飘带、花袋、褡裢、门帘、窗帘、桌布、枕头、床单、被面、靠垫和花轿等生活用品。湘西北土家族地区广泛流行一首情歌:“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才看手脚。”
由张秀云提供的张家界风光大型刺绣作品收藏在国家绣品艺术博物馆
武陵地区土家“刺绣”工艺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汉族刺绣工艺影响武陵地区。土家是个吸收汉族湘绣元素较多的民族,文字成为民间绣品内容,还绣土家服饰八幅罗裙和土司王短袖袍。清代《同治永定县志》卷六“风俗”记载:“乡村多纺织为事,城市半以针黹为工,间有饲蚕取丝者。”清代《永定县乡土志》卷二亦载:“明琴一鹤妻刘氏。一鹤以诸生袭父职,值明季寇乱,死于贼,家遂毁。时刘年二十二,无子,茹苦守节,抚两女成……刘氏年九十犹聪强,不废女红。”明代,丈夫琴一鹤死于战乱,妻子刘氏茹苦含辛,以刺绣品养家,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刘氏至90岁,仍然刺绣。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又如:“丁其和妻张氏,名淑慎……教诸女刺绣,三族咸仰其贤。”苦难之女利用刺绣养家,也使刺绣手艺代代相传。土家刺绣民族特色鲜明、手工技艺独特。刺绣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对针、暗针、虚针、长点针、打子针等“九针十三法”。所用工具有针、顶针、针夹、剪刀、竹绷和绣架,材料系布和线。土家刺绣图案具有时代烙印,“书房苦读”的励志诗句和“民族英雄”的吉祥祝福成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永定区已经出土明代土家“八幅罗裙”,永定区文物局征集到清代刺绣门檐“平安赐福”,永定区王家坪镇马头溪村发现民国时期绣花布鞋和绣花鞋垫。慈利县岩泊渡镇发现清代金绣文官补子,慈利县高桥镇发现清代绣牧马图和民国时期绣花鸟纹帐沿。桑植县龙潭坪乡发现民国时期绣花枕头,桑植县打鼓泉乡发现民国时期绣花鞋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深入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曾为慈利县博物馆收集一批手工艺品刺绣藏品,包括民国时期的绣花鸟纹帽和绣花罗裙。
联系电话:18974411345
E-mial:4597022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