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辖零阳县、溇中县和充县,天门郡治设在充县古城堤。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为临澧县,县治仍设在充县故治古城堤。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充县废省,临澧县即其地,县治即充县故治。临侧澧水,故为县名,晋太康四年置。”清代《乾隆直隶澧州志》明确指出:“临澧城,晋析充县地置,在永定县城。”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地理第六》又载:“由教场前,有古城堤,相传为昔时临澧城遗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还载:“充,汉置,晋改为临澧,南朝梁以后省。故治在今湖南大庸县西。”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武帝祀天门山为“南岳”,故置北衡州于所废临澧县城,又因崇山而置崇义县。隋代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北衡州为崇州,盖以崇山名,州治仍然设在崇义县古城堤。唐代麟德元年(664年),并崇义县入慈利县。
明代洪武初年,慈利宣抚使覃垕发动起义以后,明太祖命令湖广行省参政杨璟率师镇压。洪武二年(1369年),杨璟派兵征剿覃垕王起义军至永顺宣慰司羊峰山,最早在土家地区设置军事机构羊山卫。以指挥黄常署羊山卫事,简兵戍守。明太祖认为卫治险远、运粮困难。于洪武三年(1370年),召黄常至南京,亲自讯问方略。黄常奏对明确,请求迁羊山卫治至澧水河畔。明太祖同意迁徙羊山卫治至澧水之阳,因临近大庸溪而更名为大庸卫。据清《嘉庆永定县志》卷三记载:“改卫曰大庸者,或以大庸溪之近”。洪武四年(1371年),指挥张胜始在天门山南峙、福德山北盘的军事要地修建城堡。洪武九年(1376年),大庸卫署迁往卫城南门正街卫官巷,故明《万历慈利县志》载:“大庸卫在永定城内,洪武九年开设。”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酉水所夏得忠率领土民起义。因为明代初期土家先民多次起义,为达“永远安定”之目的,地方统治者决定屯兵驻守,“控制蛮夷”。上奏皇帝,请求更改大庸卫之名为永定卫,明太祖准奏。于是,以大庸卫治改设永定卫署。为了防范夏得忠余党袭击,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迁徙卫治至永顺宣慰司芋岸坪,仍然名大庸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卫治迁回到大庸卫旧城址,恢复永定卫名。永定卫城设在慈利县西南部十二都,即今张家界市城区所在地。永定卫指挥黄常环甃以砖,封砌城墙。修筑雉堞1650个、窝铺62个。所建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顶上各有城楼,东名朝阳、南名朝天、西名镇彝、北名拱极。1461年,永定卫指挥周辅等人构筑小东门,名文明门。永定卫城址东临东门溪,南至南门口,西临西门溪,北至北门口。在明清时期,此城一直是永定卫城,故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还载:“析武陵郡西界置天门郡,治今永定卫城。”可见,永定卫城与汉代充县县治以及三国时期天门郡郡治一脉相承,在地点上具有继承性。清代雍正年间,裁撤永定卫。1735年,拨慈利县部分地并永定卫、茅冈司地设置永定县,卫城成为县城。1914年,改永定县为大庸县以后,大庸县城有所发展。
联系电话:18974411345
E-mial:459702263@qq.com